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医保要闻>>正文

崇阳县医保局大力开展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来源:崇阳县医疗保障局 时间:2025-06-17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纪委和、市纪委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总结暨再抓两年部署会议精神,我县以“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以超常规力度抓重点、治痛点、破难点,稳步推进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目前,全县医保领域自查整改307个,追回清缴资金709万元,移送纪委线索25个,建立长效机制21条,退回群众资金1200元,解除定点医疗机构协议1家,终止定点药店服务协议3家,解除定点药协议31

一、扛牢政治责任

1.强化政治引领,高位统筹部署。坚决贯彻中央纪委及省、市纪委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会议精神,将医保基金专项整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4月16日县纪委召开了医药领域整治推进会,4月17日县长徐望主持召开“6+2+1”专项整治专题会,明确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守护医保基金安全。我县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印发《全县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县纪委监委、卫健局等9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天一碰头、一周一报告、一月一小结”机制,确保责任压实到岗、任务分解到人。

2.聚焦突出问题,精准靶向施治。一是“回流药”专项治理。针对国家医保局反馈的457条疑点数据,县医保局和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对41家涉疑定点零售药店开展全覆盖检查。目前已解除31家违规药店定点协议,约谈9家,移交典型案件1起,形成强力震慑。二是存量案件“双移交”。我县对2022年以来43件医保基金违规案件全面起底,并同步移交纪委处理,其中2024年以来办理案件32起,追回基金370万元、罚款664万元,彰显“查案必严、违纪必究”的决心。三是内部自查动真格。开展两轮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追回基金515万元;医保部门主动刀刃向内,自查发现问题16个,2人被纪委追责问责,释放“严字当头”强烈信号。

3.坚持系统治理,深化长效建设。一是业务经办再规范。完善医保业务经办内控制度,从基金预决算、拨付流程到行政许可全链条完善机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二是民生实事暖民心。发送专项整治短信5万余条,发放“回流药”宣传传单2万余份;建成县医院门诊慢特病管理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处方管理,惠及全县3万名慢病患者,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

二、直面短板弱项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部分定点医药机构政治站位不高,对整治工作重视不足,存在“应付检查”心态,甚至少数机构仍心存侥幸、顶风作案,欺诈骗保问题呈现“隐蔽化、复杂化”趋势,折射出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健全。二是专业水平不强。医保基金管理专业化水平与智能监管需求不匹配,尤其在AI数据分析、大数据筛查等领域存在知识盲区,导致部分疑点线索核查效率偏低。三是整治力度不够。专项整治存在“重检查、轻整改”倾向,对已发现问题的跟踪问效不够有力,未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评估”的闭环管理。

三、聚焦“三个强化”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纪委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再抓两年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查办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健全一批长效机制,办成一批具体民生实事,确保我县医疗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1.强化责任落实,深化全域整治。一是内部整治“零死角”。针对自查发现的16个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销号验收”,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及时限,6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二是联合执法“全覆盖”。7-9月开展“秋风行动”,县纪委监委、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打击“虚假住院”“串换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乱刷职工门诊统筹现象进行集中整治。三是智能监管“再升级”。按照“123+N”的思路(搭建“一张网”,开设“两个中心”,强化“三医协同”,提升N项服务功能),依托门诊慢特病管理服务中心,完成全县“一张网”格局,从处方源头开展监管,提升监管水平。

2.强化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医保基金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欺诈骗保线索移交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案件查办、线索移送等环节无缝衔接。

3.强化民生导向,办好惠民实事。优化县医院和县中医院门诊慢特病中心服务,对慢病患者免除挂号费,并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医保部门深入乡镇、村(社区),上门宣传医保政策,帮助困难群众激活电子医保凭证,搞好参保扩面征缴工作。

我县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专项整治作为检验政治能力的“试金石”,聚焦“查问题、追资金、建机制、惠民生”四大核心任务,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